崤山伏击:一场跨越四百年的复仇轮回融证通
当晋文公驾崩的消息传来,秦穆公早已按捺不住扩张的野心。这位雄主立即派遣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三位大将,率领三万精锐之师,浩浩荡荡地越过晋国边境,企图偷袭郑国。然而郑国早有防备,秦军偷袭计划落空。无奈之下,这支远征军只得在回师途中,顺手攻灭了弱小的滑国,大肆劫掠一番后,带着战利品踏上归途。 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,阴云密布的崤山峡谷中,秦军正艰难行进在这条连接中原与关中的战略要道上。崤函古道全长四百八十里,主峰海拔近两千丈,两侧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,谷底最窄处仅容单车通过。古道东起函谷关,西至潼关,地势之险要堪称天堑。此时正值雨季,滂沱大雨将整条峡谷笼罩在朦胧水雾中,虽是白昼却昏暗如夜。远征半年的秦军早已人困马乏,思乡之情与日俱增。雨水浸透了将士们的铠甲与衣衫,沉重的辎重车辆在泥泞中艰难前行,这些从滑国劫掠来的珍宝此刻成了最大的负担。 就在秦军最为疲惫不堪之际,寂静的山谷突然被震天的战鼓声撕裂。当惊恐的秦兵抬头望去,只见两侧山崖上骤然出现无数晋军,黑压压的兵甲如同蚁群般覆盖了整个山脊。晋国将士冷峻的面容在雨幕中若隐若现,冰冷的眼神注视着谷底已成瓮中之鳖的敌军。主帅孟明视瞬间明白中了埋伏,但为时已晚——前后谷口已被滚落的巨木彻底封死。晋军统帅先轸亲率其子坐镇高处,一声令下,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。尽管孟明视组织士兵攀岩突围,但晋军不断推下燃烧的滚木礌石,三万秦军最终全军覆没,无一生还。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四百年后,当年秦将白乙丙的后裔白起,在长平之战中如法炮制。这位人屠将军将四十万投降的赵军诱入峡谷,用先祖当年遭遇的同样战术展开屠杀。而更具宿命意味的是,这些赵军将士正是当年晋国人的后裔。白起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方式,完成了这场跨越四个世纪的复仇,为秦国雪洗了崤山之战的仇恨。这场血腥轮回,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富戏剧性的历史宿命之一。 发布于:天津市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